来源:网络
并非所有学龄儿童都具备很好的阅读技能。很多家长会抱怨,为什么孩子总是读完文章后不知所云,阅读时常常出现跳字、串字和串行,阅读速度极慢,逐字阅读,不能正确的断字断句,经常把形近字、同音字搞混……而实际上,这些儿童的智力水平并不落后,有些甚至智力非常优秀。
对于这样的儿童,有可能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家所描述的阅读障碍儿童。阅读障碍是指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在阅读成绩上落后的现象。那么,究竟落后到什么程度才算是阅读障碍呢?一般是以阅读成绩滞后一到两个年级的分数作为标准,即儿童在标准化阅读测验上的得分没有达到其正常年级水平,而与低其一到两个年级的水平相当。简单地说,阅读障碍就是智力与阅读能力的不匹配。
那么,阅读障碍儿童,或者说是阅读能力落后的儿童都有哪些学习上的表现呢?这些学习上的行为表现可以总结如下: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听写成绩很差;朗读时增字或减字;不按字阅读,随心所欲地阅读;经常写错别字,多一笔,少一画;阅读速度慢;逐字阅读,用手指辅助阅读;说作文不差,但写作文空洞、枯燥;同音、形近字混淆;学习拼音困难,常常把字母混淆;颠倒偏旁部首。
但是,只有当以上行为表现出现的频率高出一定的标准时,才可以被认定是学习障碍。因此,即使是正常儿童,也有可能不自觉地犯上述毛病。
实际上,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心理功能。在阅读过程中,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了阅读的成绩,包括视觉记忆、视觉辨别、听觉辨别、听觉记忆、视听整合等。同时,阅读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阅读的内容、儿童的背景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都会影响到其阅读理解成绩。
因此,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包括:
语言接受环节的落后。当人们面对语言材料时,第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接受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字、词和句子的辨认与理解过程。也就是说,读者不能理解看到的书面材料或者听到的声音材料,读不懂文意,听不懂语意。如果这一过程出现困难或落后,儿童就会在口头和书写的语言材料的理解方面出现障碍。
接受过程落后的儿童有如下表现:
*不懂词的意思,尤其是较为抽象的词;
*不能理解正常的句子,尤其是对句子的深层意思的理解非常困难;
*不懂规则,不注意老师和家长的讲话,这主要是因为其听知觉能力的落后造成的;
*不能批判地听,不会作判断。
语言生成方面落后。即不能合理表达和书写。当我们听到或看到文字后,首先要接收它,还要在大脑中储存它,最后要能将文字表达出来。表达文字,首先就要在大脑中以听觉或视觉表象的形式生成文字。简单地说,就是要将自己想要表述的内容写出来或者说出来。在语言生成环节落后的儿童,通常会有这样的表现:
*语言贫乏,表达不连贯;
*上课不发言,说话时词不达意;
*写字时经常漏字,或写错别字;
*爱写不爱说,或者爱说不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