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重要的词汇叫做“自主性”,它是区分一个人心智是否成熟的关键指标。 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发育程度,分辨TA已属于“心理上的成人”还是依旧停留在“心理幼童”的阶段,是否拥有充分“自主性”是唯一的分水岭。 “自主性”一词在学术上的解释是“指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白话翻译出来就是一一做自己的主人。“主人”代表着主宰和承担,也即意味着拥有足够多的灵活与自由。“做自己的主人”看上去并不是一件困难事,我们大多数人都拥有身体上的灵活与自由,能够做到对自己身体的绝对主宰。然而在精神层面,那些看不见的幽禁或奴役则却比比皆是,数不尽的人生苦恼大都来自灵魂上的不自由。自古以来,“自由”都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终极方向,它就像精神世界里的一道光芒,给予人们指引和希望。做了这么多年的临床治疗,使我越来越清楚的看到,心灵热爱的东西只有两样,一个是爱,另一个就是自由。而一切高品质的爱,必将源于独立自由的灵魂。同样的,每个心理症结的背后,都藏匿着一个被禁锢着的心。然而,什么是自由?有的人说,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又有人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算不上自由,而想不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才叫自由……其实这仅是在狭义的角度理解自由,还称不上是灵魂深处真正所需的自由。
一个健康完整的心灵,按心理发展顺序,至少应具有以下三个层次的自由:首先,TA应具有不为他人意愿而活的自由。其实就是向他人说“不”的能力。这一部分强调的是自我边界的完整。轻度的自我边界不足,常见的有不善于拒绝他人、担心他人失望、习惯迎合他人等讨好型人格的特点,重度的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下意识把自己当做满足他人需求的工具,只有通过满足他人才能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这些往往提示着心理层面仍处在共生阶段,尚有分离任务未被完成。
其次,TA应具有勇于向他人寻求帮助的自由。这一部分强调的是个体走向他人的能力。意即具有敢于进入关系、能够信任他人、无畏拒绝的能力,信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冒险,能够向他人提出邀请,向别人传递“我需要你”,这需要足够的心理能量才能完成。一些回避型人格、自恋型人格身上出现的拒绝关系或假性独立,其实不是真正的独立,而是出于对脆弱自尊的防御。
最后,TA应具有能够为自己担负责任的自由。这一部分强调的是父母功能的充分内化,使自己具备养育者的功能。如果这个部分发展不足,个体将一直停留在被养育者的阶段,下意识里认为他人应该为自己负责任,常见在关系里面各种讨要、索取,以及习惯性的指责、抱怨都源于此类心态。如若这个阶段发展良好,一个人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并且可以对亲密的关系付出和给予,他便称得上是心理上的成年人。
如果一个人能够达到这三个层次的自由,他才算拥有了人格独立的原始资本,他便是一个能够做自己主人的人,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心灵完整的人。当然,对于心理发展受到阻碍,仍未曾顺利完成上述内容的人们,也无须多虑。生命的惊艳,来自心灵永不停歇的成长,灵魂的脚步,总是向着明亮的那方,持续前行。给自己一些时间,生命最终会以它独特的节奏,谱写出那首属于自己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