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我父亲!他当我是外人!”说起自己的“三毒“父亲,刘女士显得一脸的冷漠,言语间透露出对父亲的愤怒。而所谓的“三毒”则是刘女士、老陈的小女儿以及妻子指责老陈“嘴毒”、“心毒”、“有梅毒”。如此让人难堪的指责,是真有其事还是胡说捏造呢?而父女关系又为何恶劣如斯呢?
原来,老陈并不是刘女士的亲生父亲,而是母亲袁老太太在离婚后找来的上门女婿,希望他能照顾家庭。然而从刘女士的述说中发觉,这位继父不仅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还会动口骂人、动手打人。虽然老陈的亲生女儿随后也出现在现场,但也并没有为父亲正名,她一脸委屈地指责父亲自私自利,甚至说他心肠狠毒,在外面打工却不曾寄钱回家里,这令家里人只能过着清苦的生活。更令两位女儿深恶痛绝的是这位父亲毫不掩饰的重男轻女思想,使得这两个女儿从来就没感受到父爱。再加上妻子袁老太太对他毫不留情地批评和指责,在母女三人的述说下,老陈仿佛就是一位十恶不赦,而且人人得而诛之的坏男人。
其实这里有着一个很普遍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就是当对某人有着偏见(即认为对方有某些坏的品质)时,就会很容易主观地认为对方所有行为都符合这种偏见,这叫做光环效应,俗称以偏概全。而这次在调解现场的母女三人,认为老陈是一个自私自利、又不负责任的人,甚至在平日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将这种看法夸大。于是当老陈因某次事故导致下体糜烂,袁老太太就认为他生活不检点所以得了梅毒,而女儿也对母亲的话深信不疑。
观察员就是通过敏锐的观察以及细心的分析让母女三人认识到客观事实,消除对老陈的偏见,而小女儿也因此开始反省自己过往对老陈的误会。此外,观察员还帮助老陈认识到两点:一是自己越重男轻女,越是不相信妻子女儿,就越会变得孤单;二是养老应该与妻子女儿共同努力,而不是一个人独自去奋斗,将钱捂得死死的。最后,在观察员和心理专家等多方协助下,以小女儿作为这个家庭的枢纽,使得这条横跨了三十年的亲情鸿沟逐渐愈合,让爱重新在这个家庭中流动。
在家庭矛盾中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夹在矛盾者双方之间的孩子,因为他深深地爱着每一位家庭成员,却又不得不承受在争吵中双方所传递出来的怨恨。这一点在小女儿身上尤为凸显,就因为他父亲重男轻女的偏见,让她感受不到父爱;而非但她的姐姐不接受这个继父;就连她的母亲也对老陈不满而经常争吵不断。小女儿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分裂的家,她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显得无助而可怜。所幸的是,小女儿借助调解团的帮助,将心灵深处希望全家能“在一起”的呼唤,传递给每一位家庭成员,希望藉助这份爱去消除矛盾。最终我们看到,即便顽固的老陈,也都逐渐化解掉内心的坚持,一家人相拥在一起,让人深刻而感动地结束了这场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