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内科心身疾病之一。大量研究提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许多生物、行为和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缺少活动、A型行为类型、社会关系不协调和焦虑抑郁等多种所谓的冠心病危险因子(risk factors)。这其中有的是心理社会应激因素或行为因素;有的虽不属于心理或行为的范畴,但仍间接地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支配或与之有一定的联系。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病因学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内科心身疾病之一。大量研究提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许多生物、行为和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缺少活动、A型行为类型、社会关系不协调和焦虑抑郁等多种所谓的冠心病危险因子(risk factors)。这其中有的是心理社会应激因素或行为因素;有的虽不属于心理或行为的范畴,但仍间接地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支配或与之有一定的联系。
1.行为类型 Friedman M等(1959)把人的行为特征分为A、B两型。A型行为(type A behavior pattern)的特点是好胜心强、雄心勃勃、努力工作而又急躁易怒,,即具有时间紧迫感(time-urgency)和竞争敌对倾向(hostilily)等特征。相反,心地坦荡、不争强好胜、从容不迫的行为特征属于B型行为类型。
西方协作组研究计划(WCGSP)在60年代对3000多名中年健康男性雇员进行了近十年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A型行为者在整个观察期间冠心病总发生率以及各种临床症状包括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的出现率二倍于B型行为者(图7-3)。这一研究说明,A型行为类型不是冠心病发病后出现的行为改变,而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险促进因素,故有人将A型行为类型称为“冠心病个性”(coronary-prone individuals)。世界心肺和血液研究协会(NHLBI)也于1978年确认A型行为属于一种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国内近年来使用问卷式A型行为调查表进行临床研究也初步说明,我国冠心病人的A型行为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2.人格特点 一些调查结果显示,神经质、过分的担忧和疑病、在社会上更具独立性和对别人的怀疑性、以及有内部紧张性等人格特点似乎与冠心病有关,但仍不能因此而认为存在着冠心病特征性性格。国内有关冠心病的人格特征研究尚不多。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生活中的应激因素如亲人死亡、环境变化等常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国外许多回顾性调查显示,心肌梗塞病人出现症状前的6个月内,其生活事件明显增多。国内邹之光等(1984)调查也发现,心肌梗塞前的6个月内病人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
冠心病发病率西方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这些结果也间接地证明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虽然有人提出上述差异可能是通过饮食方式的不同而发生作用的,但也有许多跨文化调查结果不完全支持这一点,例如世界冠心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芬兰和最低的爱斯基摩都是以肉类为主食的,而处于应激环境中的移民比具有相同饮食习惯的原籍居民的冠心病发病率要高。
4.行为危险因素 除了A型行为,冠心病的行为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以及对社会压力的适应不良等。它们往往是在特定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条件下形成。例如,一定的经济条件、饮食习惯、文化背景易造成肥胖;特定的工作条件和技术的进步常造成运动的缺乏等等。行为危险因素则又进一步通过机体的生理病理作用促进冠心病的形成。由此可见,社会因素与行为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是两类既互相联系,又互相独立的致病危险因素。认识这一点,对于如何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冠心病心理生物学机制问题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动脉管壁本身的变化三者是直接的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通过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能影响这三种过程,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这已被许多心理生物学的研究所证实。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的心理生物学过程示意如图7-4 。
(三)冠心病临床心理特点
1.心肌梗塞急性期心理反应 国外对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病人的研究发现,至少80%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58%出现抑郁情绪、22%产生敌对情绪、16%表现不安。这些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又起着重要的作用。
焦虑情绪主要是由于担心突然死亡、被遗弃感,和各种躯体症状的影响等。在入院一、二天时最为明显,严重者甚至出现情绪混乱。因此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抑郁情绪在入院第三到第五天逐渐明显,成为病人的主要情绪特点,其持续时间比焦虑长。有人将这些MI病人称为自我梗塞(ego infarction),以说明情绪变化对病人的严重影响。
在CCU,由于病人突然处于一个陌生环境,并被当做一样“物体”固定在床上接受治疗。一系列监护仪器连续记录他身上的各种数据并以此评价病人的医学状态,这一切都无法被自己所控制。因而,MI病人易产生自我意识丧失感。
为了适应CCU环境和应付疾病,MI病人常常采取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最普通的是否认机制;也有的病人以轻狂躁(hypomania)即以过多的躯体和精神活动来对付应激。据认为,后者只要不造成躯体的损害和不影响医疗实施,也算一种有利的应对方式。
经济条件、年龄和其它有关的因素包括种族、受教育程度、精神病史、原来心脏状况,和CCU特点等,都能影响急性期MI病人的心理反应情况。
2.康复期心肌梗塞病人心理反应 Ml的恢复不象其它疾病一样有较严格的指标,许多病人在恢复期容易产生一种久病的衰弱感觉。出院后2个月内病人最常见的主诉是顾虑、忧郁、无力、对性生活的担心、睡眠障碍、不敢恢复工作等。由于衰弱感易导致长期活动减少和肌肉萎缩,反过来又可加重无力感,无力感又常被理解为心脏损害的症状。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会使一些人的衰弱感变得很顽固,直至影响以后的康复。因此,对大多数病例,主张在恢复早期就指导其进行渐进性活动锻炼以及各种心理行为帮助。
3.否认机制在冠心病临床的意义 所谓否认(denial)是指否定、漠视、淡化和回避应激事件的存在或其严重性的一种心理应对方式(见第三章),可伴有一系列认识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相应表现。临床上,病人面对威胁性疾病的诊断事实(除MI,还有癌症等),首先采用的心理应对机制往往是否认。这时病人努力否定或低估疾病的严重性以降低焦虑反应水平,同时可伴有对疾病信息的不关心或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
在冠心病临床,否认机制在早期易导致就诊的延误,因为病人虽能感觉到先兆症状,但否定其重要性,甚至将某些心脏症状理解成消化系统症状;否认机制在急性期则有利于心、身的适应,因为那些缺乏否认机制的病人往往会表现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反应,并影响到病程和病死率;否认机制在康复期又有不利的影响,因为有否认倾向的病人,对康复期的摄生指导、运动锻炼的合理安排和各种不良行为的改造计划等医嘱往往不肖一顾。
否认机制受个人的特质性否认倾向,以及环境、社会支持、经历、期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不同事件中个人的否认程度差异很大,需通过使用否认量表或通过交谈分析才能作出评估。 Levine有一份已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否认量表LDIS比较简便,含24条目,采用7级客观评分法。在临床上,也可与病人作关于疾病问题的交谈,根据病人回答的内容、主动性和态度等大致判别其否认水平的高低。据报道,经过一定实践,这种判别与使用量表的结果可有相当的一致性。
(四)冠心病的心理防治
1.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 在不同的临床阶段,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反应和不同程度的否认心理顿向,作好应对指导工作。为了实施下面各项心理防治措施,应提倡对冠心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心理咨询,特别是集体咨询法常被国外专家所采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2.A型行为的矫正 A型行为是一种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个性定型,不能轻易地改变。而且,A型行为在社会上较易得到人们的赏识,许多人不能在健康期下决心去主动改造。但是,一旦发生心肌梗塞以后,病人的侥幸心理不复存在,而且发病后的A型行为如过分的竞争、敌意,有时会增加或加重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使病人直接体会到A型行为的危害,易产生较强烈和持久的行为改造动机。
矫正A型行为一般在医生指导下以认知行为矫正疗法为主要手段实施综合矫正。常用的模式有:冠心病知识和A型行为知识教育(常以分发小册子或集体讲课的方式进行)、松弛训练(要求将松弛反应泛化到日常生活中)、认知疗法(帮助病人进行认知重建和实施自我控制),以及想象疗法、行为演练、社会支持和运动锻炼等。Powell(1984)等使用集体定期咨询的方法对1012名病人进行2年期的综合行为矫正对照研究,证明患者的A型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变。
3.危险行为的矫正 吸烟、酗酒、过食和肥胖、缺少运动,以及A型行为反应等“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变需要一定时间和毅力,可分别使用各种行为治疗方法。
4.克服依赖性 某些病人原来就缺少运动,患病后变得更有依赖性,活动更少。这时要采用分阶段康复训练计划加以克服,根据病人的客观记录资料来决定什么时候增加运动,增加多少,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掌握好正、负强化的应用。
5.婚姻和性生活的问题 冠心病病人配偶的心理也常受到影响,主要是顾虑和忧郁。配偶有时还会夸大医生在病人出院时的各项嘱咐,结果就过分地对病人加以保护,助长了病人的依赖性和无用感,影响病人康复。对此,可利用集体咨询法对配偶进行相应的教育。
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大多数康复期病人只要症状不复杂,可恢复正常的有规律的性生活,这会更有利于心身的康复。也可以鼓励用变换体位的方法以减少病人方面的体力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