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需要经历很多的创伤,包括脱离妈妈身体的创伤,包括亲人去世的创伤。成人知道亲人的离开是一种必然,能够接受。但是孩子还小,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这样就会产生心理创伤,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创伤呢?都市阳光亲子教育专家和孩子的对话,教会你如何处理!
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晚,
儿子:妈妈,可不可以和你睡一会儿?
妈妈:可以啊!
儿子:妈妈,我不想死。死了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想到这里,我就觉得特别可怕。
妈妈:你是不是想爷爷了?
儿子:是啊,你以前说爷爷会变成星星看我的,可是我现在知道,那不是真的。爷爷躺在那里,他怕不怕呀,他还会记得我吗?
妈妈:会的,会记得你的,爷爷那么爱你。
儿子:可是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什么也感觉不了了。
妈妈:生与死的问题,是一个长久的哲学问题。妈妈现在不知道怎么回答你,不过,你已经十岁了,妈妈觉得可以说一说妈妈对生与死的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道。他认为是道创造另外万物,万物死后又回归于道。道是永恒存在的。所以,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他击缶而歌,庆祝他的妻子回归到道,类似母亲的怀抱了。所以,死也没那么可怕,依这个理论理解,死即是生。
儿子过了很久不说话,突然叹息一声:妈妈,可是,我还是不想死。活着多好,可以感觉这个世界,可以和你说话,可以觉得你身上暖暖的,若是死了,什么都没有了。
我一下子晕倒,敢情我觉得感动自己的话,对他的影响不大。
妈妈:那你就开心感受这一刻吧!活在当下,最重要。
后来也许是困了,儿子就睡着了。自从六年前,从小带他的爷爷去世后,儿子就开启了对生与死的思考。最初只有四岁时,还不明白爷爷怎么就不在了,总是问我爷爷在哪里,会不会想他。后来六岁时,大概接受爷爷不在回来了,就和我讨论天上那颗星是爷爷,经常找那颗星最亮。上小学后,生活或者学习上有了一些进步,就会想起爷爷,并问我,爷爷在天上知道我这么棒么?
九岁时,突然告诉我,妈妈,我想通了,既然活着就是走向死亡,那我决定活的有意义,我觉得活着的意义就是创新。
现在十岁,又想起爷爷,又谈起了生与死。
爷爷的去世,对儿子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创伤,他的心理,经历了丧失亲人经历的心理阶段,最初是否认,不觉得爷爷去世代表着什么,接着是接受爷爷不再回家的事实,然后开始伤痛。通过每次清明节的哀悼,疏解伤心。最终,探索生与死。
做心理咨询工作,我知道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疏导过程,有个人陪着他一起谈论爷爷,怀念爷爷,让他体味到爷爷的爱一直在,从而在这个世界感受到安全。这个过程的反复与纠结,如同我经历的长程的来访者,陪着他们一起痛苦,一起忧伤,一起面对,一起回到原点,真的是艰难的过程。好多来访者都希望咨询师有金手指,轻轻一点,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谈话,他们所困惑,烦恼,伤痛的事情都会消失不见,从此后幸福快乐的生活。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清明节过后的第一个周末,深圳的春天,不冷不热,我们开车去超市采购东西,儿子坐在后排,车窗打开着,突然,儿子对我说:妈妈,我想通了。刚才风吹在我脸上的时候,我就想通了。既然我现在能感觉到风吹的舒服,那我就感觉现在的舒服,享受这种舒服。哇,我心里激动不已,我的儿子太厉害了,他怎么能这么厉害。假如每个人都活在当下,这个世界就会少很多抑郁、焦虑,那该多好。
生活中的创伤事件,总会给我们带来危机,让我们伤痛,可是,也促使我们成长。儿子就特别对老人家好,经常对我说,那个小孩不知道自己背书包,还让奶奶帮他背,他一定没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失去了,他就知道该怎么对奶奶了。是的。经历就是美,无论是什么经历。
深圳市都市阳光心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