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我的小心肝,我的小猫咪,我的小宝藏,我的小老鼠,我的小海豹,我的小飞蛾,我的沙丁鱼……法国摇滚歌手班纳巴尔(Benabar)唱的《爱之语》,给我们列出了一张伴侣爱称的清单。
哪一对伴侣没有独特的爱称呢?看看今天伴侣们对《爱之语》的补充,当真秀逗。相爱的男女简直就是表达亲密的语言天才,贡献出来的爱称类型真是很多很强大——
可吃的:小树叶,小麦穗,火龙果等;
可喝的:绿茶,咖啡,鲜榨橙汁等;
可穿的:内衣,衬衣,毛衣,围脖等;
可赏的:露珠,玫瑰,丁香等;
可治病:抗生素,感冒清,百忧解等;
小动物:小鹿,小猪头,鸽子等;
依分类方式不同,还有很多数也数不清的爱称。
给心爱的人一个爱称,是一种世界性的瘾——很多法国人称自己心爱的人为“我的小白菜”;很多阿拉伯人则称亲爱的人为“我的黄瓜”……不但我们凡夫俗子起爱称,传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把“外夫”芭芭拉称为“亲爱的叫喳喳的喜鹊”……人前人模人样决定国际和国家大事,回到家里管老婆叫喜鹊,就会笑得人腿肚子要抽筋——这就说明,爱称,也就两人之间才能说和听,要是被人知道了,就显得有点难为情。听听法国两性关系治疗师罗伯特·内博格(Robert Neuburger)怎么说的:“在人前互相叫爱称,似乎显得不庄重,好像是把彼此的亲密关系暴露在人前,那感觉就像是在说‘看,我们正亲热呢!’”
虽然有不少人觉得,爱称就像是我们穿的内衣,不能示人,可还是会有另外一些人,无论人前还是人后都毫不犹豫地这样称呼对方——这样使用爱称时,他们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自在。热恋期的情侣更是如此,爱称就是他们在全世界面前的爱情宣言。
把两个人变成一对儿
不管是耳边细语还是尽人皆知,爱称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把两个人变成“一对儿”,一个“我们”。这是创建情侣文化的方式之一,双方都会有种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何解读这些爱的密码的感觉。爱称越是特别,就表示他们的爱情故事越是与众不同。
而且爱称最好专人专用。有段时间,Jack总是用“我的小纽扣”来称呼自己所有的女朋友,这使他感觉别扭,那些已经分手的“小纽扣”总是跟他正在谈的“小纽扣”形象混淆,也让新的“小纽扣”老是打翻旧的“小纽扣”的醋瓶子:“你竟然觉得我跟她一样?”Jack意识到,应该给每个“小纽扣”一个特殊的称号,对关系作出区别。“总是使用同一个爱称,可能意味着,对方对你来说只是填补了一个空缺,至于他/她是谁并不重要。你爱的只是爱情,而不是这个特定的人。”法国心理学家塞尔日·何非(Serge Hefez)说。
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爱称也不是。关系不到,用爱称就显得肉麻;关系到了,你侬我侬,爱称就自然而然地来了。它往往代表了双方一起经过的某件事,或者是套用了别人的模式。30岁的黛说:“我叫他‘小狼’,小时候他父母就这样叫他。”为什么她会选择一个两代相传的爱称呢?这得问他们自己了——爱称总是有其意义的,也不会是随便瞎起的。表面上看,爱称像是个有仪式功能的游戏,其实是情侣间关系平衡的见证,可以反映出伴侣的关系模式,还有谁占主导地位,谁说了算。
让我们回到童年
有些爱称来自童话故事,像“母鸡”和“兔子”,还有“大灰狼”和“灰姑娘”。有些人喜欢在爱称后面加上喜欢的后缀,或者自己发明一些像儿语的不明词句。这类爱称会唤起我们的童年记忆。“熊熊”是我们很喜欢的爱称,这个玩具伴随我们度过童年,给儿时的我们以安全感。一叫“熊熊”,我们两个人就仿佛一起变成了孩子。“宝贝儿”也是受广大伴侣们欢迎的爱称,它象征着我们给对方的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爱,就像母亲对孩子那样。它暗示着我们会一直爱他/她,无论他/她说了什么和做了什么。
但是孩子气的爱称可能会慢慢减弱伴侣的情欲。像“小羊羔”这个爱称,它是很可爱,但是它不够火辣,会使两个人之间的性别角色模糊。燕妮称呼男友“小鹿”,可是他一点儿也不买账,“他觉得这个爱称不够男人味,他更喜欢我叫他‘老虎’。”
有点“情挑”的意味
小猫咪、小火炉等爱称,都是有色情意义的。它们可以刺激性欲,使日常生活带上情色的意味。卧室是一个不需要隐藏欲望的地方,在这里这样称呼对方就更显得直接了。经常使用这类爱称对荷尔蒙有潜在的刺激作用,可以让两人间的欲望熊熊燃烧呢。
但要是不分时间地点地这样称呼,日子久了,就会感觉自己总被限定在同一个角色里,如大男子主义者、控制一切的女人、物化的女人……比如“我的洋娃娃”这个爱称。洋娃娃是一个孩子般的女人,我们可以随时给她穿脱衣服——这就是说,她被看成是属于他的玩具。假如一段关系被固定在这样的爱称里,那两个人有没有长远的未来呢?这可能是一个问题。
加上“我的”,占有的标志
你会在爱称的前面加上“我的”吗?“乖乖”还是“我的乖乖”,这可不一样。虽然我们矢口否认,但是加上“我的”就明显表示一种占有——可爱的占有。
作为“一对儿”的存在证明,就算是在耳边轻呼,它也表示着我们需要占有对方,同时还有一定的自恋。但是,如果太想占有对方就会让对方溜走。
我的男人、我亲爱的、我的……对于强调独立自我的人来说,过多地被这样称呼,会让他/她感觉像是受到侵犯。
另外,追求自我空间和成熟情侣关系的人,就会选择不用爱称。37岁的安娜和42岁的阿强就没有爱称,俩人互称对方的大名,但关系也挺好的。安娜说:“我从不叫他什么‘大麦糖’或者‘我亲爱的’。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些可笑的爱称呢?用我们的名字就够了!”是的,不用爱称,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是两个人相亲相爱。
“我们每天都即兴发明我们的爱称”
Jane 35岁 北京
“那一次,我们俩打车去剧场看话剧《武林外传》,路上我俩手牵手,情深意浓的,我张口就叫了他一声‘爸爸’——我们是姐弟恋,我大他几个月,我那段时间特爱叫他‘爸爸’,就是想让他宠着我一点。可这当着司机师傅的面叫自己的男友‘爸爸’,也实在有点二……我瞧见师傅偷偷瞥我俩,眼神特怪。我急中生智,装得特自然地掏出手机,给我的生身老爸打了一个电话:‘爸爸,我正在去看话剧的路上……’
“‘爸爸’只是我对他无数爱称中有点儿葛的一个。我们是一个企管班的同学,最初老老实实叫名字,好了之后,爱称就是把姓去掉再加个‘小’字,到最后就叫一个单字——不过有点太正经了,像五四青年似的。后来,我们说,我们每天都即兴发明我们的爱称吧。看完韩国电影《王的男人》,我就叫他‘我的王’,他叫我‘王的女人’;有段时间我们彼此都叫对方‘我的药’!因为我们太爱对方了,只要对方不在,我们就像病了一样,只要见着了,亲着了,摸着了,立马就好,就跟牛黄解毒丸似的;做爱时我叫他小马驹,他叫我‘小妖精’……我们都是取爱称的天才,从地上跑的到天上飞的到海里游的,从有机物到无机物,从地球到宇宙,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爱称对于我们是什么?就像是情趣游戏,也是催情药……”